“本月十七日戌时,大军接左威卫报泗州城战事,臣杨素、尉迟恭等查实后,上禀朝廷。”
“十六日寅时,左威卫于石梁河红泥湾渡河,暂领左威卫上将军赵匡义、大将军刘光义等随军渡河至东岸……”
李乾读着读着,脸色就变的微妙起来。
原来不是土木堡之变,而是高粱河之战。
“乱军中敌将沈玚、周隼等跨汗血宝马,欲虏我将为人质,然左威卫众将皆身怀绝技走脱,上将军赵匡义股后中箭,亦驾一驴车,绝尘而去。”
李乾面色古怪,这封军报还经过了艺术加工,这汗血宝马、左威卫众将皆身怀绝技走脱,不就是阴阳怪气么?
“此战左威卫战死者三百余,被虏者六百余众,残余人等退回大营。十七日巳时,陈国传报,上将军赵匡义退回,亦未遭俘。”
不愧是你,赵匡义,夜行驴车一百里,即便有这么多身怀绝技的人,你依旧是最靓的仔。
李乾面色古怪地望着这军报,一时不知该说什么。
三十万禁军,一战折损三百多,对大军来说只能算是皮毛,之前他想的伤筋动骨根本就没有,这算是好事。
可这头一仗打成这样……对朝廷来说,实在就不是好事儿了。
他放下军报,再望下去,可算理解这些大臣们的表情了。
李乾强压下心中的怪异,面色沉静地开口道:“兹事体大,唐国公、大元帅等人知道了吗?”
“回陛下,臣已经派人去通知几位将军了。”李靖拱手回道。
“好。”
李乾目光沉静,缓缓点点头,又转向老太监道:“快去传他们三位,入宫议事。”
老太监领命而去,李乾这才对秦桧几人歉意一笑:“突发如此大事,朕心神不定,也无法断事,不如等三位将军到了,再行商议吧?”
秦桧则撇了撇嘴,这也能叫大事儿?心神不定?
那您的胆子可就真比针鼻儿还小了。
但此刻他偏偏还猜不透李乾的想法,便笑着应是。
蔡京也敬佩地拱了拱手:“陛下老成持重,圣明无过陛下。”
一时间政事堂中只剩下沉默。
趁着这个时间,李乾琢磨了一会儿这场石梁河之战,心中大概有了数。
左威卫此次战败并未伤筋动骨,其实不需要这么着急就发战报,等他们重整旗鼓,拿下泗州城后再发报也是一样。
到时候奏报上就只需要对石梁河之战一笔带过,该写着:虽然先前有些波折,折损了一点人马,但左威卫已经顺利拿下了泗州城,继续追着九卫禁军而去。
但如今这战况以八百里加急被发回京,显然是有人想给赵匡义上眼药。
而究竟是谁也不难猜,大概为剩下的九卫禁军……
李乾琢磨了一会儿之后,李渊、赵匡胤、杨坚三人接连赶来。
“臣等见过陛下。”
“都赐座。”
李乾仿佛终于松了口气,望着他们仨。
几人的脸色如出一辙,都是异常的凝重,但或许是因为肤色的原因,又或许是因为弟弟的原因,赵匡胤那张黑脸上的凝重分外的有质感。
李乾方才积聚、压抑着的愁绪一股脑儿地爆发了出来,长长叹了口气:“禁军遭逢大败,朕一时都都慌了神,见到三位才像是见了主心骨啊~”
赵匡胤的脸色更黑,这怎么就成大败了?
“三位将军,你们说,如今该怎么办?”李乾面上满是愁色。
赵匡胤抢先拱手道:“陛下,此乃小波折耳,如今奏报抵京城之时,说不定左威卫早已重整旗鼓,攻取了泗州城。”
“陛下无需着急。”
李渊也随后开口,沉声道:“此事不过泗州的意外,于大局无碍。”
“其余九卫禁军今日应以抵达盱眙,大军一到,盱眙定可取之,吴国人心散乱,后续也并非九卫禁军之敌。”
杨坚开口道:“陛下,二十七万大军,只要不轻敌冒进,而是步步为营,一城城蚕食,吴国定非我禁军对手,不过早晚问题罢了,还请陛下安心。”
李乾这才像是松了口气,轻笑着道:“既然你们都这么说,朕就放心了。”
他能察觉出来,后两人虽然表面都没说什么,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在刺儿赵匡义。
前者说这是泗州的意外,表面上是在开脱,但后面却说吴国并非九卫禁军之敌,显然就已经把左威卫排除在外了。
而杨坚的话则更重几分,暗讽左威卫轻敌冒进,话里也有只让其余的二十七万大军攻吴的意思。
但李乾却不是很想见到这种局面……
他笑着道:“实话同几位说,方才看到这奏报,朕一时都六神无主了,初战便遭逢如此大败,真不知该如何继续打下去。”
不,你不是,你没有。
秦桧几人看着皇帝陛下睁着眼说瞎话,你方才明明想笑,哪有六神无主的样子?
李渊继续安慰道:“陛下,此战不过折损三百官兵,作战失利,指挥不当,谁都会有。泗州一隅只是小事而已,无需太过挂怀。”
“为今之计,还是以伐吴的大局为重。”
赵匡胤脸色一僵,下面是不是就该让作战失利的左威卫,为了大局牺牲一下了。
李乾笑着点点头:“皇叔所言有理,确实不应为了如此小事,责备左威卫将士。”
“就如赵元帅所言,说不定今日奏报到了,左威卫早已攻下了泗州城,已经向盱眙赶去了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满朝奸臣,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:(m.adwzw.com)满朝奸臣,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阿达文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